導 讀
1-2月拿地整體平淡,3-4月企業積極納儲,二季度后期重歸理性。上半年14家房企貨值超千億,碧桂園、綠地、萬科分列前三,回歸二線成為房企戰略調整重心。
☉ 文/克而瑞研究中心


榜單解讀
前言:上半年房企投資節奏“一波三折”,1-2月整體表現平淡,3-4月企業積極納儲,二季度后期重歸理性。整體來看,1-6月有14家房企貨值超千億,碧桂園、綠地、萬科分列前三。此外,貨值前十中有9家來自銷售TOP10,強者恒強格局未變。
相較2018年,百強房企拿地仍相對謹慎,戰略重心調整下,二線成為各家房企的必爭之地,新增土儲建面占比較2018年提升近10個百分點。此外,仍有部分企業表現積極,世茂、綠地、中梁、藍光等企業新增貨值排名高于銷售排名,規模增長的動力依然強勁。綜上,隨著資金收緊、監管加強,預計下半年企業拿地腳步將放緩,二線及核心三四線仍是拓展首選。
01 貨值前十中銷售TOP10占9席
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銷售百強房企新增貨值總量超過4.5萬億,相比5月末提升近1萬億。共有14家房企新增貨值突破千億,銷售TOP10新增貨值更是全部超過千億,其中碧桂園、綠地和萬科分列前三,新增貨值均已突破2000億元,遙遙領先其他房企。
從銷售集中度和新增貨值集中度對比來看,資源高度集中于龍頭房企。銷售金額TOP10和新增貨值TOP10房企重合數量高達9家,規模房企依舊占據絕對優勢。僅有中海新增貨值位列12名,跌出前十。相應地,世茂銷售金額排名11,但新增貨值排名第 6,未來沖擊前十底氣十足。

02
各梯隊拿地態度較去年同期顯謹慎
1-6月,銷售百強房企整體拿地銷售比0.38,上半年整體拿地銷售比基本穩定在0.38-0.4之間,百強房企拿地維持較為謹慎態度。對比2018年同期各梯隊的拿地銷售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分梯隊來看,第二梯隊與后50強房企拿地銷售比大于平均值水平,規模擴張需求較為明顯,尤其以金地、中梁、新希望、電建地產等為代表。值得一提的是,拿地銷售比大于1的房企多數來自銷售排名靠后企業。
此外,拿地節奏上,1-2月整體表現平淡,3-4月企業積極納儲,二季度后期重歸理性。預計隨著資金監管加強、補倉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下半年拿地節奏會繼續放緩。

03
中梁、藍光、合景等
新增貨值排名高于銷售排名
上半年仍部分企業依然表現亮眼,例如綠地、富力、中梁、藍光等企業新增貨值排名遠遠超出操盤金額排名。綠地上半年新增貨值僅次于碧桂園排第二,相較其第7的銷售排名高出5位,而中梁、藍光新增貨值均排在前二十,比銷售排名高出10名左右。
考慮到其中大部分新增土地都能夠在今年上市,尤其是對中梁、藍光等高周轉能力突出的企業而言,這部分新增土儲會對全年的銷售排名形成支撐,業績也有望沖進前二十。而禹洲、中駿等新增貨值排名相對靠前的企業,在保證去化的基礎上,規模再上臺階問題不大。當然,部分規模房企如恒大、保利等上半年拿地相對低調,新增貨值排名并不高。源于有充足土儲做支撐,這些房企可以通過控制投資節奏來進行戰略性和結構性的調整。

04
新希望、弘陽、大華等
積極拿地擴充土儲
結合土儲去化周期來看,土儲相對薄弱,去化相對較快的房企納儲更為積極。例如弘陽、大華、新希望等2018年土儲去化周期不足2.5年,但上半年拿地銷售比顯著高于行業平均,其中弘陽拿、新希望拿地銷售比均超過1,迅速拿地再通過高周轉上市不僅可以有效反映在今年業績上,加快補充土儲更是維持業績快速增長的當務之急。
相應的,華發、福晟等企業上半年拿地保持謹慎,主要是為了防范風險進行了主動性戰略收縮。當然企業減少拿地的底氣源自自身土儲十分充足,適當放緩投資節奏并不會對自身發展帶來強烈沖擊。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業2018年年末土儲貨值已經處于低位,2019年至今新增土地并不積極,土儲的缺乏可能將會對企業銷售排名產生一定的影響,出現掉隊是大概率現象。因此,對于這些企業而言,下半年首要任務仍是找準時機擴充“糧草”。

05
回歸二線成為房企戰略調整重心
武漢、重慶最受青睞
從百強房企新增土儲能級選擇來看,調結構持續深化。上半年房企在三四線和二線新增土儲建面占比旗鼓相當,這與去年三四線占比居高不下形成強烈對比。同去年全年相比,2019年1-6月三四線新增土儲建面占比下滑近8個百分點。相應地,上半年二線新增土儲建面占比已接近50%,房企重回二線的戰略意圖凸顯,其實從年初大量上市房企表態2019年投資以回歸一二線為主也可見一斑。

從區域布局來看,中西部和長三角依舊是百強房企布局的重心,其中中西部新增土儲建面占比接近4成。城市選擇上,對比2019年上半年土地成交建面城市TOP5和百強投資TOP5可以看到,均聚焦中西部核心二線。相比之下,武漢、重慶和天津更受百強房企的青睞,雖然百強拿地中包含收并購土地,但并不影響整體趨勢。此外,三四線中,溫州、佛山等環城市周邊核心三四線是房企布局的重點。

06
調控未松、資金收緊
下半年企業拿地或將放緩
縱觀上半年,企業拿地經歷了“理性——積極——回歸理性”的小循環,但在融資環境緊張、融資成本增大、資本市場對開發商貸款監管加強、熱點城市還在陸續加碼調控的宏觀背景下,企業下半年將有一段時間維持在拿地節奏放緩、態度回歸理性的狀態。
區域聚焦上,企業仍應該關注二線城市和周邊熱點三四線城市,在三四線市場衰退勢頭未減的大前提下,下半年將仍然是企業拿地回歸二線城市窗口期。此外,在考慮到資金成本、拿地成本等因素下,企業盲目追高拿地并不可取,縱觀近幾年“地王”開盤去化均不理想,在保證盈利空間的基礎上積極納儲才是房企穩定發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