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加方便群眾辦理業務,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濟南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對《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規定的申請材料清單中未列舉或未作強制性要求的環節及申請資料進行合并和減化。取消不動產抵押登記中的抵押范圍平面圖、房地產價值確認書;對營業執照、授權書、經辦人身份證實行備案制,一次采集,多次使用,無需重復提交;抵押及貸款合同合二為一,共享獲取簡版合同或信息采集表。
在新建商品房申請資料方面,按照國辦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市政府云平臺與相關局委信息共享,對能夠從網上直接獲取的土地、規劃、竣工、完稅憑證等資料,由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直接通過部門間的共享數據取得,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交紙制資料,無法獲取申請人簽字或印章的,由申請人通過網上或現場確認后視同原稿簽章。共計調整14項約30余種材料,涉及90多類不動產登記業務,其中減少申請人提交資料最多的是新建商品房轉移和抵押登記,將合減后資料由19項減少至1項。
在銀行資料方面,不僅取消紙質合同,改為電子合同,還大大縮減合同內容。通過系統互聯,將全市20余家金融機構用于不動產抵押登記的借款和抵押合同進行簡化,只提取不動產登記法定需記載的合同事項生成專用的電子合同,方便銀行及相關借款人辦理抵押登記手續。涉及10余類抵押登記,將抵押登記涉及的4份材料減少至1份,10余頁的合同材料縮減至2頁。
目前,每年20余萬抵押登記的材料提交得以大幅減化,節省了企業和群眾的辦理成本和時間。那么,群眾或企業申請不動產登記過程中,通過數據聯網,發現相關職能部門信息不全或管理不完善造成的共享信息無法獲取怎么辦?
濟南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相關負責人解釋,他們將采取承諾制。比如,申請人用于減免稅的婚姻及戶籍狀況,對于職能部門信息不全無法核驗和共享的,由申請人出具承諾書后予以辦理;對因后期建設調整,造成申請的房屋坐落與前期建設和備案的信息發生改變,相關職能無法出具證明和共享信息的由申請人出具承諾后予以辦理;對已改變國籍只能由境外機構出具的證明材料,由本地翻譯機構翻譯成漢字譯本,經公證機關公證,申請人做出承諾后予以辦理。也就是說,在不久的將來,“以證換證”將不再是夢。即在提出辦理不動產登記相關業務申請時,僅憑一張身份證就可以完成業務的辦理。
“我們在濟南的各個區選擇試點小區,就是希望通過試點小區來發現問題,并尋找更好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睗鲜胁粍赢a登記中心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