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化廣場可好啦!有大的LED屏,有WiFi能上網,還有超清攝像頭。閑暇時,在這里學廣場舞,帶勁兒!”“還有電子讀報屏,沒事遛彎的時候過來看看報紙也不錯。”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水小區的劉女士和郭女士笑著對記者說。這種配備WIFI設備、LED大屏幕、高清攝像頭等的文化廣場被稱為數字文化廣場。今年,這種數字文化廣場還會增加50個。
開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工作,在全市新建50個數字文化廣場,扶持發展20個社會文藝團體(莊戶劇團),被市委、市政府列為2019年度民生實事之一。為切實把實事辦實、把好事辦好,提升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日前,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印發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對文化民生實事作出全面部署。
記者從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關于數字文化廣場建設,要求各建設單位結合區域實際,選取人口較多、輻射范圍大、建設條件適宜的農村或社區作為建設地點。2019年全市將新建50個數字文化廣場,其中東營區新建8個、河口區新建7個、墾利區新建8個、廣饒縣新建10個、利津縣新建9個、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建6個、東營港開發區新建2個。
建設過程中,按照“統一布局、統一標識、統一設備、統一服務”的要求,配備WiFi覆蓋設備、LED顯示屏、高清機頂盒、高清攝像頭、照明燈、音響等設施設備,建成1個廣場、1個舞臺、1個文化長廊、1個文娛健身區,實現免費享用WiFi、遠程同步輔導培訓、下載數字文化資源、高清電視節目收看點播、自主播放視頻等功能。注重完善提升數字文化廣場功能,及時傳播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開展群眾藝術普及,宣傳“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城市旅游品牌,切實發揮文化陣地引領社會風尚、涵養文化自信、服務中心工作的功能。
關于扶持發展社會文藝團體(莊戶劇團)工作,采取各縣區、開發區先期選拔培育,市級遴選扶持的方式進行,各縣區和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扶持5個、東營港開發區扶持2個、市直扶持3個社會文藝團體(莊戶劇團),最后在各縣區、開發區推薦團體及市直團體中遴選20個作為扶持對象。受助團體必須是經本地工商或民政部門正式注冊的,具有一定藝術創作和排演水平的團體。莊戶劇團可適當放寬條件,但必須具有穩定的隊伍,演出作品有特色、有新意,體現優秀傳統文化者優先。堅持以提升受助團體的藝術創作水平為工作中心,完善扶持措施,加強專業指導,突出藝術創作,鼓勵開展景區演藝作品創作,努力推出一批新創群眾文藝作品,提升送戲下鄉演出質量,開展演藝產品進景區活動。市和縣區將舉辦評比展演活動,對優秀團體進行表彰獎勵,并優先考慮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