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持有健康證明(山東省復工復學人員 健康通行卡或電子健康通行卡/東營健康碼,下同),無發熱(≥ 37.3℃)、乏力、干咳等癥狀者,可正常出行和復工。 來自中風險地區人員,持有健康證明,在無發熱(≥37.3℃)、 乏力、干咳等癥狀基礎上,再重點觀察 7 天,做好每日健康跟蹤管理,身體健康無異常的,可正常出行和復工。 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持有健康證明(出發地健康證明/山 東省復工復學人員健康通行卡或電子健康通行卡/東營健康碼,下同),在無發熱(≥37.3℃)、乏力、干咳等癥狀基礎上,再重點觀察7天,做好每日健康跟蹤管理,身體健康無異常的,可正常出行和復工。對通過客運包車、定制化運輸等方式,“點對點” “家到廠”到我市務工的省外低風險地區員工、農民工等群體, 須填寫經當地社區(村)蓋章證明的健康通行卡并測溫合格后上 車,到崗后再進行體溫檢測,合格者不再進行隔離觀察。 來自中風險地區人員,持有健康證明,在無發熱(≥37.3℃)、 乏力、干咳等癥狀基礎上,再隔離觀察 14 天,做好每日健康跟 蹤管理,身體健康無異常的,可正常出行和復工。 來自省外中風險以上地區人員進入我市后,原則上進行核酸檢測加以甄別。 (一)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要嚴格履行疫情管理主體責任,在屬地疫情處置指揮部的指導下,按照相關行業疫情防控工作規范和技術方案的要求,把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 (二)外來人員進入我市后,納入網格化管理,由企事業單位或社區(村)做好“兩測溫兩報告”等隨訪服務。 (三)市指揮部辦公室專家組要科學分析研判各地疫情風險,及時公布各地疫情風險等級,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社區(村) 根據疫情風險等級分布,及時對人員管理政策進行調整。 (四)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社區(村)要根據相關疫情應急處置預案,搞好實戰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疫情能夠科學處置、 快速應對。 (五)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社區(村)發現發熱(≥37.3℃)、 乏力、干咳等癥狀者,要立即撥打 120,就近轉運到 8 家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分別按相關疫情應急處置預案應對處置。 1.本公眾平臺所刊載的樓盤廣告、產品圖片、廣告文字、活動鏈接等僅為要約邀請,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最終簽署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為準,文章所涉及的銷售信息最終以項目案場公布為準。
2.本文中對項目周邊教育、環境、交通及其它配套設施的介紹,旨在提供相關信息,不意味著本公司對此作出了要約或承諾。
3.本文中相關面積段均為建筑面積,最終計算面積以房管局測繪面積為準。
4.本文系廣告。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系,僅供讀者參考。具體數據以實際交房為準。
5.本文由大眾網東營整理發布,轉載請標注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