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利河森林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在今年“五一”假期正式對外開放,公園集景觀湖泊、生態濕地、叢林休閑等功能于一體。市民們沿著每一條河流、每一片湖泊走走停停,櫻花谷、海棠花溪、碩果森林……一步一景,樂在其中。
今年,市城市管理局以“新舊動能轉換”為抓手,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契機,實施了一大批重點項目,廣利河森林濕地公園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為加快推進“濕地入城”,市城市管理局對中心城現狀濕地及水庫、坑塘、藕田等水面、濕地進行了詳細調研,進一步完善了中心城“濕地入城”項目庫,通過簡單整理等低強度開發措施,充分利用中心城現有濕地、水面及空閑地、澇洼地,在中心城打造“五個濕地特色片區和九條濕地特色景觀帶”,即:五個濕地特色片區為西二路西六干排南片區、西二路東五六干合排南片區、辛安水庫片區、森林公園片區、廣利河南東八路西片區;九條濕地特色景觀帶為德州路、五干渠、南二路、西五路、西一路、廬山路、高速路、東八路、北二路濕地特色景觀帶。市城市管理局多措并舉,努力實現擴充濕地規模、改善濕地功能、提升濕地景觀效果的“濕地入城”改造目的,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各類濕地美景。
東八路把中心城區和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緊緊相連,拉近了東營市民和黃河三角洲大濕地的距離。市城市管理局重點打造東八路濕地景觀“名片”,通過島嶼塑型、岸坡整理、整理覆綠、沿路綠植梳簡、種植濕地背景林等措施,對南二路以北段東八路現有濕地進行提升改造,打造“近水遠林”濕地水墨畫景觀示范區;通過坑塘串聯、地形整理、涵養濕地、環境整治等措施,將南二路以南段東八路兩側坑塘、藕塘、水產養殖場地和油田生產設施融入濕地景觀之中,形成濕地與漁業、油區融合共存的生態景觀示范區。
市城市管理局以生態保護、濕地修復、功能恢復為重點,積極推進白鷺濕地、金湖銀河、耿井水庫和廣南水庫等四大濕地生態片區建設,構建中心城生態屏障。市城市管理局加強濕地科技攻關,聯合國內重點濕地研究機構,著力開展耐鹽水生植物、濕地植被和濕地與氣候、生物多樣性等濕地保護與修復技術研究。
濕地是珍貴的自然資源,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市城市管理局以工程建設推動城市環境持續改善,深入推進“濕地入城”,彰顯“河湖濕地城”風貌特色。